“尊敬的山東手足外科醫院領導,我向你們反映他們——創傷骨科的醫護團隊,我叫林**,本人經以張鑫等創傷骨科團隊的積極治療......”7月14日上午,住院135天的患者林女士一紙書信將所在病區的創傷骨科醫護團隊“反映”到了山東手足外科醫院醫護部辦公室。
原來,這是一封林女士懇請院領導表揚醫護人員的感謝信。四個月前,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,讓林女士的右腿遭遇了開放性粉碎性骨折。在當地接受手術后,出現骨壞死,傷情不容樂觀。為了能保住右腿,2018年3月1日,林女士被送入山東手足外科醫院尋求進一步的治療。
經過在院135天的“伊利扎洛夫環形外固定架骨搬運術”治療,林女士今天就要康復出院了!想想自己的右腿“劫后重生”,而且住院這么久,切身感受到了創傷骨科醫護人員的關懷照顧,林女士選在出院前,把這封感謝信送到了醫護部。
案例回顧
病情嚴重,再治療比較棘手
林女士轉入山東手足外科醫院后,創傷骨科專家組進行了病情分析和手術方案的討論。創面皮膚壞死,經過第一次手術治療后,患者的骨折骨也出現了壞死,本身粉碎性骨折嚴重,加之骨折端骨壞死,這就造成了的長度近9cm的骨缺損。傷情復雜,治療棘手。為保住傷肢,綜合考慮患者術后肢體長度、行走負重等情況,專家組擬定先行創面治療,再給予骨搬運治療的方案。
骨折情況
皮膚壞死情況
創面治療順利,“骨搬運”復原骨缺損
按照手術方案,林女士先行接受了交腿皮瓣覆蓋創面治療,一期手術進行順利,后期恢復良好。林女士再次入院,接受了“右脛骨近端骨缺損遠端截骨IIizarov環形外固定架骨搬運術+足下垂畸形矯正術”。
創面治療術后
“骨搬運”術后拍片
出院前的拍片
據創傷骨科張鑫主任介紹:林女士的骨缺損長度為8.6cm,“搬運工程”進行比較順利。骨搬運術并非簡單的“截斷再愈合”。其整個恢復過程中,不僅要求術中清創切底,在截除病變骨頭的同時保留軟組織和血供,還要在術后做好骨段牽拉的工作,預防骨移位、感染等并發癥。并且期間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心理輔導和日常隨訪也非常重要。林女士對我們的肯定和贊譽,也是我們全體醫護人員不斷努力的動力。最后,我也代表科室祝福林女士,今后的生活健康、幸福、快樂!
創傷骨科作為我院重點科室,擁有一批復合型人才,運用當今最前沿的創傷骨科理論、先進的技術與器械,為廣大骨傷患者服務,致力于打造省內頂尖專業科室。主要開展:四肢骨折、多發復合創傷、成人畸形矯正、椎間盤突出、關節置換、脊柱關節損傷、股骨頭壞死、老年骨折骨病、各種關節疾病等。